欢迎浏览济宁信创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!

济宁消防验收备案、消防开业前检查、济宁消防图纸设计改造消防施工一体化

济宁消防手续代办

办学许可证、宾馆特种行业许可证、消防手续

业务咨询

服务热线:

13165372278

详细内容

安全出口(疏散门) |“5m间距”-概念·误区·应用分解

时间:2022-07-21     

? ? ? ? 依《建规》5.5.2要求,相邻两个安全出口或疏散门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m(简称“5m间距”),实际应用中,存在不少争议和误区!

? ? ? ??疏散门、安全出口均属于疏散出口,控制疏散门和安全出口的设置间距(不小于 5m),目的是使疏散出口均匀分散设置在建筑平面的不同方位,确保人员在火灾时能有多个不同方向的疏散路线。

理解“5米间距”的实质和目的,可以有效规避设计中的误区!

? ? ? ??本文共6大要点,文末附争议探讨:

? ? ? ??1 “5m间距”的适应范围;

? ? ? ??2 “5m间距”的目的;

? ? ? ??3 “5m间距”的合理运用;

? ? ? ??4“5m间距”的计算方式;

? ? ? ??5 “5m间距”的计算误区;

? ? ? ??6 规范争议:

? ? ? ??安全出口外侧,是否要控制5米间距?

? ? ? ??当设置2个以上疏散门,遵行怎样原则??

? ? ? ??一、《建规》要求:


? ? ? ??为方便理解,本文将“相邻两个疏散门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m”的要求,简称为“5m间距”。

? ? ? ??二、“5m间距”的适应范围:

? ? ? ??本条文要求,主要是针对以下二种情况:

? ? ? ??1、同一房间内,相邻两个疏散门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m。需要设置不少于两个疏散门的房间(参5.5.15),相邻两个疏散门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m。(图示1)

11.jpg


(图示1)

? ? ? ??注意:“两个疏散门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”,通常是指建筑平面,在图示2中,两个疏散门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是c,不是a或b,更不是a+b。

22.jpg


(图示2)

? ? ? ??2、同一防火分区或同一单元内,相邻两个安全出口的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m。(1)公共建筑:一个防火分区或一个防火分区的每个楼层,需要设置不少于两个安全出口时(参5.5.8),相邻两个安全出口的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m。(图示3)

33.jpg


(图示3)


? ? ? ??(2)住宅建筑:每个单元每层需要设置不少于2个安全出口时(参5.5.25、5.5.26),相邻两个安全出口的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m。(图示4)

44.jpg


(图示4)

? ? ? ??三、“5m间距”的实质及目的:

? ? ? ??疏散门、安全出口均属于疏散出口,控制疏散门和安全出口的设置间距,目的是使疏散出口均匀分散设置在建筑平面的不同方位,确保人员在火灾时能有多个不同方向的疏散路线。


如果两个疏散出口之间距离太近,集中向同一方向疏散,实质上只能起到1个疏散出口的作用。

? ? ? ??四、“5m间距”的合理运用:

? ? ? ??5m间距仅是基本要求,是实现双向疏散的基本条件,实际应用中,需酌情采取更合理的保障措施!

理解了5米间距的实质和目的,就需要根据房间功能和实际布局情况,采取更合理的疏散布局措施,以确保安全疏散的有效性。

? ? ? ??1、在一些人员密集场所或布局比较特殊的场所,不仅仅要满足5米间距要求,同时应考虑疏散夹角的要求,比如:同一房间最近2个疏散出口与室内最远点的夹角不应小于45°。(图示5)

55.jpg(图示5)

? ? ? ??在5.5.17的观众厅、展览厅、多功能厅、餐厅、营业厅中,均有关于室内最远点(或任意点)与两个疏散门的连线夹角不小于45°的要求。(详见规范图示5.5.17)?

? ? ? ??2 、5m间距仅是基本要求,是实现双向疏散的基本条件,参专题:消防安全疏散-单向、双向疏散的概念及意义!

? ? ? ??五、“5m间距”的计算方式:

1、对于房间内的疏散出口(疏散门),通常是指两个出口的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,参图示1、图示2。

2、对于疏散走道上的疏散出口(安全出口),通常沿疏散走道计算(参图示3、图示4)。对于弯折的疏散走道,当隔墙可以遮挡空间上的火焰辐射时,可沿疏散走道方向累计计算安全距离,图示6中,两个安全出口的距离为a+b+c。

66.jpg


(图示6)

? ? ? ??六、“5m间距”的计算误区:

? ? ? ??理解了5米间距的实质和目的,可以有效规避设计中的误区。

? ? ? ??比如,某安全出口(疏散门)带有仅供自身使用的短走道,在计算相邻两个安全出口(疏散门)的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时,应延伸至公共走道出口位置。

? ? ? ??1、在图示7中,左向安全出口带短走道,过道入口为必经之处,在计算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时,应延伸至公共走道出口位置,以短走道入口位置计算安全距离,两个安全出口的距离应该是a,不应是a+b,也不应是c。

77.jpg


(图示7)

? ? ? ??2、在图示8中,右向安全出口带短走道,过道入口为必经之处,在计算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时,应延伸至公共走道出口位置,以短走道入口位置计算安全距离,两个安全出口的距离应该是a,不应是a+b。?

88.png(图示8)

? ? ? ??判断原则:在计算相邻两个安全出口(疏散门)的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时,如安全出口(疏散门)带有仅供自身使用的短走道,则应延伸至公共走道出口位置。

? ? ? ??七、规范争议:

? ? ? ??1、疏散门和安全出口的出口外侧,是否要控制5米间距?

? ? ? ??通常情况下,5米间距的原则是“对内不对外”,出口外侧应尽量分散,但一般不受严格的距离限制。

? ? ? ??图示9中,人员到达室外以后,可认为已抵达安全区域,不再受到火灾威胁,两个安全出口应尽量分散,但小于5m并不违规。

99.jpg(图示9)

? ? ? ? 2、对于设置2个以上疏散门的房间,是否需要“相邻两个疏散门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m”?

? ? ? ??控制房间疏散门的设置间距,目的是使人员在火灾时能有多个不同方向的疏散路线,对于需要2个以上疏散门的房间,应保证“相邻两个疏散门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m”。对于已经满足房间疏散要求,因使用功能需求而增设的连通门,不作严格要求。

seo seo